祀与思

2022-04-11 15:52:56 许晨星 浏览次数 606

都说江南是个好地方,水网纵横,林立的白墙黑瓦间透出江南所特有的静谧。在这黑白相间的宁静下,涌动着人们丰富的情感。

这是水墨的江南,也同样是多彩的江南,这里有许多零零散散的寺庙,飞檐翘角的建筑衬着黄墙更显静穆。除了这“正统”寺庙,在民间,还有不少藏于屋檐下的香火。

以菩萨“弟子”自称的香火散落在人世间,也许是路边一个小屋,也许是人家户里的一间。推开门时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香火和满目的烛光摇摆。

日子在指缝间流逝,转眼就到了清明时节,不知是古人太聪明还是老天自有他的安排,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这样的场景竟每年都能遇到,似乎清明这天一定要配上些雨才算是正统。在雨天的衬托下,心情也总是有些微妙,这一切就像是精心计算过的化学反应,一切都是刚刚好。

祭祀,是对祖先的一种崇敬。于江南来说,祭祀发生在每年的清明节、中元节等。于思念的人来说,祭祀发生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想念的时刻。

烧上一桌饭菜,点上一对蜡烛,摆上酒杯,权当请祖先“回家”吃饭,磕个头,烧个纸钱,那无尽的言语便在火苗中完成了时空的转换,带着手心的温暖去往另一个世界。

清明时,还需带着纸钱和供奉去祖先的归根处。在文明丧葬的理念出现前,江南的逝去之人通常落叶归根于竹林之中。清明时节的竹林,恬静闲致,伴着鸟鸣和流水,在父辈的带领下于厚厚的竹叶中寻找祖先的归根处。有些年代久远的轻微隆起,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竹林根脉的生长,早已和这座竹林融为一体。从虚无中来的人们,最后终归于天地之间。

现今已不是哥白尼力证“日心说”时的愚昧时代,网络的发展,科学的探索,饱读圣贤书的人们信科学,但也信祭祀。信死亡,也信来生,信宇宙,也信极乐世界。

逝者已逝,生者的思念是留住逝者的唯一方式,若世间还有一个人记得逝者的存在,那便不算逝去,这大抵便是清明及祭祀的意义吧。